據記載,周代是最早的宗法社會,「君子之道,始於夫婦」足見當時社會對婚姻禮法之重視。而「媒人」一角便由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延續至今,成為婚姻締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角色。
《孟子‧滕文公下》提到,男女婚姻如〝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鑽穴隙相窺,踰牆相從,則父母、國人皆賤之。〞而自漢代以後,男女婚姻更是必須「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」,或許是長久以來儒家思想影響之下,即使現代結婚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,隨時代變遷、觀念演進,不再穿著鳳冠霞帔、不再騎馬乗轎,但有個八面玲瓏的媒人,可以在男女雙方中聯繫協調,引導新人們知曉許多禮俗儀式,讓婚禮可以順利圓滿的完成,卻是由古至今都沒改變過的。或許就如俗語所說:「天上無雲不成雨,地下無媒不成親」!「媒人」雖不是婚姻生活中重要的角色,但絕對是「婚禮」過程中的靈魂人物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