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

中國結婚禮服演進

魏晉南北朝的婚服以黑色為主。

先前有提到西方禮服的演進史(詳見白紗禮服的故事),這次要來談談,中國結婚服裝的演進。話說西周的六禮制度,對中國的聘娶習俗影響深遠,也堪稱為華夏的婚禮與婚服的源頭。

從周朝開始對結婚有明確制度開始,結婚服裝的歷史分程約可分成三種階段:其一為「爵弁玄端與純衣縹禧」,其二為「梁冠禮服與釵錮禮衣」,其三為「九品官服與鳳冠霞帔」。

「爵弁玄端—純衣縹禧」
周朝的婚禮主莊嚴肅穆,婚服以玄色(黑而有赤色者為玄)為主。
新郎的禮服為「爵弁玄端」,爵弁指是頭飾,上衣為玄色象徵「天」、下裳為淺紅色象徵「地」,帶有黑色的邊喻指「陰陽調和」。


新婦的禮服形制跟新郎的大致相同,主為「玄色的純衣纁袡」,就是有纁色(火色赤,赤與黃)邊的玄色衣服,不太一樣的是新娘的上衣下裳皆是玄色象徵「專一」。


也會在上轎時披上「景」(黑色素紗罩)以防風塵。而唐代以前的新婦多會以團扇(却扇)遮面,一方面遮羞,一方面避邪。

唐朝以前的婚服多是深衣制,主要是喻指「德貴專一」,這也可以解釋魏晉南北朝為背景的蘭陵王戲劇中,大婚時會以黑色禮服為主的原因了。

 「梁冠禮服與釵錮禮衣」
唐朝的婚禮因為胡化的關係,社會風氣較開通,故而婚禮不像先前那般嚴肅而是莊嚴而熱鬧。新郎禮服開始會用緋紅色,而新婦以青綠色的「釵鈿禮衣」為主,層層堆疊的衣服,最後再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。唐代開始流行使用輕紗製成、稀薄不擋視線的紅色蓋頭。
日本傳統和服就是由唐代這種層層堆疊的禮衣演變而來的。


唐朝的婚服,紅男綠女顏色顯明,可見當時風氣活潑開放。


「九品官服與鳳冠霞帔」
明朝的婚服為「青君紅婦」,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是以九品官服搭配大紅色的鳳冠霞帔。雖然唐代開始會在婚禮上穿著紅色的禮服,但是實際上還是延續唐朝的青綠色為主,現今對古代新娘子既定印象的大紅禮服,就是由明朝開始。
明朝的鳳冠霞帔,是奠定現今我們對古代新娘子的傳統印象。


清朝的婚服,其實原則上還是屬於官服與鳳冠霞帔的形制,但因為旗人的服裝形式不似漢族分上衣下裳,而是寬大平直的旗袍,長長裙身下搭穿長褲,也因為清朝等級分明,不同身分的人穿著就有差異,所以在婚服上也有不同樣式的呈現。

此時期的漢人婚服,男性長袍滿掛,女性則是大紅長衫,雲肩霞帔,頭戴鳳冠或是耳上插上鮮花,蓋上紅巾。
清朝時漢人結婚婚服,長馬掛。

清朝時漢人結婚婚服,鳳冠雲肩霞帔。

雲肩,始於隋朝以後,但直到清朝才普及各個階層,特別是婚嫁時不可缺少的配件。



王公貴族的旗人新郎多著官服,新娘會將髮梳成龜髻,插上兩枝紅色花簪,再戴上鑲有金銀珠玉作成的鳳冠,鳳冠前面垂有瓔珞。






清朝階級分明后妃貴族等,除了豪華旗頭,還有配合身分的朝珠、領巾。




清朝后妃,衣服樣式為圓領、對襟、左右開氣、袖端平直的長袍。

而在慈禧太后之後,晚清的貴族女性則是以誇張的大拉翅,並妝飾有頭花、黃金、鈿子或流蘇等,以顯示身分之尊貴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